“Hola”
“Bonjour”
“안녕하세요”
“こんにちは”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走近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历史与辉煌在这里积淀,文化与思想在这里交汇。从一声“你好”开始,传承红色基因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用101种语言连接着世界,以强大语言能力服务着国家战略。迈进砖红色的“三重拱门”,北外邀请你一起探索101种语言的奥秘,以语言之情,暖世界之心,开启与世界对话的学习之旅。
言传内外,语绘华章丨一“言”震乾坤
走进北外西院,高大的拱形校门格外醒目。这一取自延安窑洞入口的形象北外英语学院,时刻提醒着往来师生北外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北外一共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院各自办学”“新的外国语学院”以及“外国语大学”五个历史阶段。
1959年的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校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前身为1941年创办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
新中国成立后,北外扎根首都办学。1954年,学校搬迁至现海淀区魏公村校区。学校始终坚守在新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第一线,为适应国家建设和外交事业的需要,从最初教授俄语、英语,发展到教授十几种、几十种外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的外语教育体系。
花繁八十余载,逐梦百年风华。如今的北外已经逐渐发展为横跨西三环,拥有东西两个校区的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
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东门
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开设121个本科专业,47个专业是全国唯一专业点,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2个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52个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3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从宝塔山下到紫竹院旁,北外始终不忘初心北外英语学院,秉承延安精神,以101种语言与世界对话,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助力大国崛起。
与此同时,学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非通用语种+通用语种”的复语型人才以及“非通用语种+学科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积极实施国家级一流专业跨校联合培养,已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设了北外-法大“英语+法学”、北外-人大“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北外-北理“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外-央财的“英语+金融学”4个联培专业。
作为培养有扎实外语基础、能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站在新时代,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各项国内外榜单中“会当凌绝顶”——
语言学学科进入全球50强,北外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所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50的语言类高校
建校80余年来,北外坚持把“外”字做精做细、做大做强,不断加强外语学科和语种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内覆盖面最大的欧洲语种群和亚洲语种群基地,获批开设的101种外语课程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大支持。
言传心授,滋兰树蕙丨筑“德”育桃李
中华蕴千年,书香溢北外。在北外的校园里,有着众多贤师留下的智慧和思想的余韵。他们在这片沃土上播种着知识的种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以满腔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滋养着学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顺风航行,培养他们成为有志向、有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学校发轫之始,诞生了王佐良、许国璋、陈琳、伊莎白等众多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开封破土,乘风助燃的教育大家与学术大师。他们将青春与奉献相融,为学子照亮前行之路。
为英语教育事业倾注毕生心血,桃李满天下,主编《英语》教材几十年经久不衰,以外语教育战略家的眼光和思想,深刻思考中国外语教育与国家发展,对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和语言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惠泽万千英语学习者的著名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许国璋先生。
一生潜心于外国文学史编撰、外国文学研究、英语教育和翻译等诸多领域,出版了《英国文学史》《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英国诗史》等三十余部中英文著作以及大量论文与世界对话!2023,北京外国语大学邀你来探索语言的奥秘,你准备好了吗?,成为我国外语界和外国文学研究界的标志性学者、外语学人治业的楷模王佐良先生。
终生坚守热爱的三尺讲台,从事外语教学研究和教材编撰工作七十余载,坚持“一条龙外语教学”,主持新中国第一届向全国播放的电视广播英语课程,并撰写教材,总结几十年外语教学经验提出外语教育的“实践教育途径”,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和外语教育发展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著名外语教育专家陈琳先生。
与丈夫大卫·柯鲁克自1948年开始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为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与智慧,培养了新中国首批外事干部,以及大批杰出的学者和外交人才的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教授。
八十余年春华秋实,数不清的名师大家、硕学鸿儒荟萃于此,执教治学,丰富着北外的人文底蕴,涵养着北外的“红专雅”精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如今,北外以海纳百川之势汇聚天下英才,注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人才队伍层次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及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四个一批”人才高水平师资皆汇聚于此。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00余人,另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籍教师近200人。教师中超过90%拥有海外学习经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此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与时俱进,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试点。2023年5月,《中国教师报》头版刊发二期试点的实践相关内容,北外多位一线教师向记者全面展示人工智能带给一线教学的改变。
“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秉承“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学校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培育英才。在一代代鸿儒俊杰的谆谆教导下,一批批北外英才怀揣“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精神,登上世界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李肇星,北外英语学院1967级校友。前外交部长,“诗人外交家”
傅莹,北外英语学院1973级校友,前外交部副部长
周宇,北外英语学院1999级校友,前外交部翻译司英文处参赞兼处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
姚梦瑶,北外英语学院2003级校友,现任外交部翻译员
截止2022年10月31日,北外2022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达到96.28%,其中本科生本科毕业生落实率为 96.55%,北外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等3个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落实率达到100%。阿拉伯语、德语、外交学、葡萄牙语等超过30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升学落实率均达10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就读人数占国内升学人数的98.46%北外英语学院,赴世界排名前 100 的国(境)外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境)毕业生总人数的 67.21%。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外交部、商务部、新华通讯社等。
言传四海,声扬八方丨辉“荣”承华夏
北外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战略。北京外国语大学充分利用“外语”“外嘴”“外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地方战略,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探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轨迹和路径,亘古通今,把中华文化、中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英对照)合订本
……
一份努力,一份力量。北外人用语言讲述、展现着国家形象,搭建起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大平台,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传递给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人们。努力把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雄伟昂然的中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笃行八十余载,以“语通中外,道济天下”为使命,搭建起连接中外语言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这里,你将探索101种语言的奥秘,奏响多元文化的乐章;在这里,你将手持青春话筒,与世界对话;在这里北外英语学院,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开启一段充满光明未来的旅程。
Join BFSU,Go Global!2023,我们期待着与你的相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与世界对话!2023,北京外国语大学邀你来探索语言的奥秘,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信息
阅读 (2353)
1 张雪峰直言:这三个大学专业“失宠”,就业率低,报考需谨慎阅读 (2068)
2 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25部英文电影,太好看了,你看过几部?阅读 (2009)
3 old man不是“老人”的意思,下次别翻译错了阅读 (1777)
4 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测试(NEPTP)申请指南【文末有福利】阅读 (1151)
5 英语一对一用什么教材?哪个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