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对降低英语教学比例提案的回应”登上了微博的热搜。下降还是不下降,各有各的理由,取决于智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英语的畸形程度不必关注,但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我们会发现,英语其实是传播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文化输出的工具。总之,为了让世界领略《论语》和《苏轼红楼》的魅力,现阶段精通英语的中国人比现阶段的外国人更需要。
三位先驱者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开始,顾鸿铭的外语比中文好多了。
他于185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的一个海外华人家庭,由于马来西亚当时是英国殖民地,英语可以算作他的母语。十岁时在美国学习英语,他被养父布朗带到苏格兰,开始了为期十一年的欧洲游学之旅。他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用英语背诵了弥尔顿,用德语背诵了浮士德,并掌握了所有语言。当他21岁回到亚洲到新加坡任职时在美国学习英语,他只读过中国文学中聊斋的译本。
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国学者马建中,他恰好从新加坡回来,写了《马文通》。两人见面谈了三天,之后古天乐立即辞职,回到槟城闭门学习中文书籍。他后来回忆说:“在新加坡遇见马建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在美国学习英语,是马建中把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884年,回国的顾鸿明被张志东聘为外事顾问、翻译、对外关系等工作。谢幕一开始,顾鸿明在张志东的寿宴上见到了伟大的儒沈增志,顾高却一言不发。顾鸿明问单向交流的原因,沈回答说:“我明白你说的学西法,但要听懂我的话,还是要看二十年的中文书。"
看似嚣张,却给顾鸿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穷在四书五经之谜,也牵扯群众”,投身于中华文化。看过欧洲、看过世界之后,顾鸿明的眼光、洞察力和价值判断力,远不能和闭上眼睛听着、狂妄自大、不知道域外是什么的老少少少相提并论。而他的选择,就是从此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事业。
在顾洪明之前,虽然传教士已经将四书等经文译到西方,但传教士虽然有良好的英语和文化基础,但不足以传达经典的精髓。1898年,顾洪明的《论语》英译本正式出版,一出就很受欢迎。日本学者清水康三认为,如果不懂中文,理解孔子的精妙话语比阅读原著更容易。
1915年,顾鸿明用英文写下《中华民族精神》,用英文向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他宣称中国人有不同的文明和精神:宽广、简单、深刻;他阐述了中国人有大人的智慧,能活得像孩子的心;他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世界的好办法。
头上容易编辫子,心里很难编辫子。直到去世,顾鸿明都捍卫着自己热爱的中华文化,不管它在别人眼中有多少伤痕,以远高于同龄人的英语水平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他真的有这样的自信: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胡适是当年北大最年轻的教授,顾鸿明听到胡适英语读了一首诗,说:“英国劣等人的发音!"
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现代先行者,顾鸿明当之无愧。而林语堂可以称得上是他的传承者,因为他更了解西方需要什么。
1936年12月,一场震惊世界的事件。哥伦比亚大学邀请了陶行之、胡秋元和林语堂三位中国名人向西方观众演讲。另外两人都在说话,但林语堂的讲话首先说,常“张”和蒋“江”不是一回事:是张抓人,是蒋介石抓。
结果,全场对林语堂的演讲反应最为明显和热烈。林语堂说得太清楚了:中国人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的废话,对于普通西方听众来说,也可以是一个门槛。只是让他们弄清楚这两个姓氏是不同的,就需要很多时间。
1895年,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陇西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和顾鸿明差不多,林语堂一开始读的英语书也比中国书多。十七岁时,他进入了被公认为学习英语最好的大学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并在第一年进入英语期刊ECHO的编辑部,他的毛笔被钢笔取代。直到他出国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才追随四十年前顾鸿铭的脚步,重新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从而成为一代既学中西又学的文人。
1935年,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了《我的祖国和我的人民》,这是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名作。这本书旨在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性格、爱好和兴趣,改变了中国和中国固有的许多西方偏见。即使在今天,在中文书中也很难找到一本对中国和中文有如此精准的洞察,充满温暖的同一种书。
两年后,《生活的重要性》大获成功,中国人讲了如何看山水、喝茶、听雨雪、种花、养鸟。在中国人看来,享受生活是一种态度: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知道如何享受它。
与顾鸿铭翻译的《四书》等儒家经典不同,林语堂用英文写了苏东坡的传记,还把老子的《道德经》和沈复的《伏生六录》译成英文推荐给西方,他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不同于儒家文人传统的道家气质。林语堂原本打算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但种种原因,他无法开始写作,所以干脆根据《红楼梦》写了一本类似的书《北京瞬间》(《京华烟》)。本书开头,林语堂以一段“庄子宗师”开头:
对道来说,天顶不高,最低点也不低;没有一个时间点是很久以前的,也没有一个时间点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老的。
(福道,太极以上但不高,六极以下但不深。先天不长,比古而不老。)
“即使这个地球是一个黑暗的地牢,我们也必须尽最大努力让生活变得美好。《生活的艺术》中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林语堂自己的处境:他一生致力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中国美人写成英文,让看不出张、江的西方人知道。当他于1976年去世时,报纸社论得出结论,他被棺材
林大概是一位作家和学者,在过去的100年里,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推广贡献最大。他的《我的祖国和我的人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各种剧本中流行,一些知识简单的西方人先认识林语堂,再了解中国,再了解中国,再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沉浸在英语英中而不是成为“西化”的囚徒,回归中国文化的智慧勇气,优雅谦逊的待世观,都是典型的中国学者。
林玉堂关于中国的英文著作,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今天仍然过时。而中国人夙愿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则由杨宪仪和妻子戴乃迪实现了。
杨宪一,比林玉堂小二十岁,1914年生于北京。祖父杨世燮汉林出生,父亲杨玉章留学归国后成为中国银行行长。身着锦玉食的杨宪义,从小就在私塾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诗。
因为要上教会的中学都是用英语授课的,家里请了一位家庭英语老师给杨宪义补习一两年才入学,英语高中读英美文学名著没什么大问题。当他于1934年前往英国学习时,他只用了五个月就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辅导希腊语和拉丁语。据说,眼睛在顶端的钱钟书曾评价说,在牛津的几十几个中国人中,杨宪一是“唯一还能说话的人”。"
1940年,杨宪仪带着决心嫁给他的格拉迪斯·玛格丽特·泰勒回国,两人在重庆结婚。戴乃迪比杨宪仪小五岁,出生于北京,回到英国考入牛津大学,在牛津的中国学会认识了杨宪仪。后来,戴乃迪开玩笑说:“我爱的不是杨宪一,而是中国传统文化。
戴乃迪与杨宪仪
回国后,杨宪义和戴乃迪进入当时的国家汇编博物馆,在策展人梁士球的指导下工作。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将一本《资治通鉴》翻译成英文,这也开始了他们大部分的翻译生涯。从《
离婚》到唐传说,从《如麟史》到”
钓鱼杀家“,从《白蛇传》到《孔亦记》......他们是最早向世界推广《史记》的人,鲁迅的译作也是国外大学常用的蓝图。而他们最大的成就,就是翻译了《红楼梦》。翻译始于1960年代,并于1976年完成。
从前秦散文到当代作品,杨宪义夫妇合译作品100余种,近千万字,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大奇观,学者们感叹“几乎全中国都被翻译了”。而翻译看似容易,实则很难,译者罗新章曾这样形容傅磊:
你想一想傅磊花了多少钱吗?南汇400亩地,我当了翻译,练了钢琴家,现在有400亩地,在家怎么办?他的环境跟别人不一样,一楼的阿姨,二楼的太太,有人想来看看,老婆先挡住了他们,他在三楼,几个小时琢磨着一个字,当时还没有法汉词典,他只是看了原文翻译,这才是真正的翻译。现在的人都是字典翻译者,最蹩脚的是字典翻译,直译从来都不容易阅读。为了让外国人理解“一个是郎源仙在美国学习英语,一个是
美玉无瑕”的字面意思和内涵,杨宪仪和戴乃蝶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才有“一个是仙境之花,一个是白皙无瑕玉”的句子。没有深厚的中英文知识,即使翻译出来,也不会吸引西方读者,更别说印象深刻了?杨宪义的英语越好,就越能咀嚼和理解西方人无法言喻的中国文化微妙之处,这是当今机器翻译无法企及的。
无论是顾鸿明、林语堂还是杨宪一,在深浸西方文化之后精通英语后,他们开始疯狂输出中国文化,他们毅然选择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声。他们有母语的英语标准,但他们最终将其作为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的工具。无论他们的英语有多好,没有人担心他们忘记了祖先,也没有人怀疑他们在奉承。
现在
前贤已经去世,后人若想将火炬传承下去,向世界推广和输出中华文化,还是需要英语掌握这个工具尽可能的熟练。就像刘慈欣的《三体》好,也需要刘玉坤精炼的英文翻译,让奥巴马也能看懂卷子,网飞砸了不少钱。
前人以英语为例,证明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多深,对自己文化的迷恋往往有多大。
作者:丨 C7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精通英语后,他们开始疯狂输出中国文化
热门信息
阅读 (2353)
1 张雪峰直言:这三个大学专业“失宠”,就业率低,报考需谨慎阅读 (2068)
2 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25部英文电影,太好看了,你看过几部?阅读 (2009)
3 old man不是“老人”的意思,下次别翻译错了阅读 (1777)
4 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测试(NEPTP)申请指南【文末有福利】阅读 (1151)
5 英语一对一用什么教材?哪个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