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雯,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国家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 Pluralist Universalism (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 2012)和《被解释的美》(2018),在国际国内期刊上著述众多,兼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期刊编委,出现在2020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上。译著包括布鲁姆《影响的剖析》(2016)、翁达杰诗集《剥肉桂的人》(2018)和乔丽·格雷厄姆诗集《众多未来》(2020)等。并以“莫水田”为昵称在自媒体上发布各类文章,进行随笔和诗歌写作。
我以为学英语只能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大量阅读英文
一方面好好学习操练翻译
金雯教授所著《被解释的美》 图源/澎湃
经常有人问,学英语是否要从听力开始?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侄子侄女从小就练习英语,都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他们的听力的确在阅读能力之前就培养起来了。不过,一周几小时完全不足以让他们能流利地说英语。以后如果要进阶,肯定还是要在字母和单词之外每天学英语,理顺语法师者 | 金雯:不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如何学好英语?,加强阅读和写作。换作成人,或许从听入门可能会更困难。 听力的确非常重要,英语必须要多听,对口语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基于中国一般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以及我本人的经历——我在这里还是提出了 以阅读为核心,以阅读来带动写、听和说的学习模式。当然,这个论点不排除可能出现的很多例外,有很多人吸收信息的主要模式是听,即使在中文语境中也是如此,对这部分人来说,大概应该以听为英语学习的核心环节。
与之相关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在学英语的时候完全跳入英语世界,尽量用双语或英英词典,多读多看英文文章和著作,尽量说英语?总之每天学英语, 是否该与中文保持距离?一方面来说,这对十二三岁之前没有机会在外国长期居住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一旦成年,中文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工具,即使这时候进入英语国家学习或工作,也已经走不出心中的中文世界了。母语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对我们大脑的构造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理解另一种语言很难完全脱离中文基础, 翻译式理解是必经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能具备“英语思维”了。很多人推崇的英语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无外乎是对大脑的一种重塑,使我们可以用英语句式和习惯语来形成和表达想法,并且在大脑里开始将客观事物直接与另外一种语言对应,形成独立于母语的另一套词与物的回路。…… 所以,我以为学英语只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量阅读英文,吸收英文中独特的思想和表达,一方面好好学习操练翻译,让你表达惯常事物的时候能飞快将其从翻译成英文,快到看不出痕迹,就好像英语思维一样。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不能在年幼时期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居住几年,以至于成年后要花这么多时间弥补,不是很可惜吗?或许吧,但福祸相依,小时候出国学习英语有可能因此会对母语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而在国内或国外出现不适应环境的情况。我也看到过一些事例,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双语生活和教育可能会使两种语言都无法完全扎根,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每天学英语,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总之, 无论什么背景,对学外语来说都是有利有弊的。
……
如果问我学习外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我觉得最根本的当然是兴趣
金雯教授 图源/网络
如果问我学习外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觉得最根本的当然是兴趣,自己想学的时候,或者因为迫切的需要动力增强的时候才可能学好。也需要一定的智能条件,基本的记忆能力,对语法规律的分析力和领悟力,对不同词汇语义差别的理解力,对语言天然节奏和形式变化的敏感,大致就够了。发音能力因人而异,但语音不准影响并不大,表达熟练地道要重要得多。
但列举这些能力并不足以说明外语学习的根本前提。很多人汉语能力很强,就是不愿意学外语,这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模仿和重复的拒斥。学外语必然需要模仿,语音语调的模仿,遣词造句习惯的模仿,都不可避免,且要反复操练。擅长外语的人不一定在大脑构造上有何特殊之处,更可能是心性上比较擅于认同、模仿他人。这没有什么不好,模仿不等于迎合,也不是墨守成规,模仿恰恰可以是创新的前提,最好的语言学习或许就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带有敬意而又叛逆的模仿。陆谷孙老师曾经很喜欢荀子所说的“坚疆而不暴,柔从而不流”,这种个性不是依靠学习外语的过程才能形成,但外语爱好者很可能具备这样外柔内刚的个性。
当然,本文的重心不是心性,而是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学语言,一开始慢一点不要紧
金雯教授主编的“新时代”系列教材
判断英语是否学得精深,核心标准是写作能力,为了写好必须多读多听,写作好了,然后再多说,口语也能跟着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互相牵制,但还是可以理出个先后次序的,简单来说,在每一个学习层级上都是读、听、写、说这个顺序。
学语言,一开始慢一点不要紧,贵在基础牢固。阅读的时候对语法和句式要花充分的时间琢磨,把英语学“正”,一知半解的话会很快遇到瓶颈。一时求快,却可能阻断未来提升的可能。
打基础的过程其实不苦也不枯燥,语言的有趣自在喜欢语言的人心里,而喜欢是没有条件的。
1
发音
喜欢英语的人一般都喜欢大声朗诵或小声吟诵英语作品,这就要求 首先熟悉掌握英语的基本声音元素。每个字都有重音,重音搞清楚了,说出来別人就懂,再把基本的元音辅音发清楚就好。遇到一个生词不知道怎么念?现在很多电子词典/有声词库都配有单词发音功能,点击播放就好了。
美剧和英剧当然也有助于提高语音,不过效率比较低,不如看剧的时候多注重影视艺术,另外专门找语音教学音频去练发音。美音、英音或其他英语口音都可以通过模仿学会,不过初学的时候最好先选定一种,坚持学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再尝试操练其他英语语音。
2
词汇
我初中的时候喜欢听英语广播,当时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初级英语、中级英语这些教学节目,也会看看《新概念英语》的课本,还有经典英文小说的删节版。现在可以练习英语阅读和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更多了,很多人总结了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不过这么多网络资源容易令人眼花缭乱, 每个人按照平时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每天锁定几个网站就可以了。阅读的时候一般不要查阅太多生词,能读懂就好。每天查阅10来个生词或短语就已经很多了。能记住1~5个就不错了。查阅到的新词汇、新短语最好记录一下,以便回头多多复习。现在的大多数电子词典都有生词本功能,可以随时记录你查阅过的生词。遇到难点词,可以停下来稍作研究。
不过增加词汇量也不能只靠阅读(除非你从小就在读),要背专门的词汇书,或者找特殊的分类词典来帮助记忆。偶尔遇到有些难度、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的词可以停下来看完整的词典程义,多找几个例句每天学英语,以加深理解。……
3
语法
语法是一件优美的事,它不是强制性的规则,而是关于用词和句型规律的理论。和所有理论一样,以简洁和与经验相符为美,一般喜欢总结规律的人都喜欢语法。语言有着可以察觉和归纳的规律,有的相当微妙,需要比较高的天赋才能领会,但大多数语法规则一般学生都可以掌握,基本不犯语法错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谓学习英语语法, 搞清楚动词怎么用最重要。美国诗人庞德说过英语讲究动词,中文讲究名词,他的说法并不严谨,不过可以聊备一说。不同于中文,英语中同样的动词在表示过去的事、将来的事和已经完成的事时,字形会有所变化。动词还有个语态问题,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态也需要动词进行变化,或者和助动词进行搭配,等等。
当然, 最重要的语法问题是英语句子的结构,尤其是复杂的长句子。很多人阅读缓慢就是因为对句型不熟悉,单词看得懂,但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所谓长句,就是复合句,句子里面套句子,里面套着的句子就是从句,即从属句。从句是英语不同于中文的一个核心之处,英语和许多其他欧洲语言都有拉丁语语法的痕迹,所以一个句子不能随便写。……
语法二字体现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为何中文没有独立发展出成文的语法,没人说得清楚,但我们知道的是中国人对英语语法一下子就能理解,而目学多了连中文都看不顺眼了,可见中国人的头脑和英语语法是很兼容的。而且正因为有中文的背景,我们对英语语法会有更多跨文化的深刻见解。
所以,我以为精读一篇英文文章的时候, 可以想想里面的每一句英文句子如何翻译成中文,在中文里该怎么表达,这样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不过有一点必须申明, 语法是语言中散见的规律,并不是铁律,也并不完全支配语句的形成,语言习惯也很重要。很多句子和短语符合语法,但不是从语法中推演出来的,符合语法的句子不一定符合语言习惯。所以切忌将学语言看成编程,觉得了解了语法就可以白己造句子,必须要大量阅读英语文章或著作,潜移默化,才能写出符合习惯又符合语法的好句子。
4
听力
等我们对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都掌握得比较好的时候,就可以多练听力了。如果需要参加什么考试,可以进行专门的培训与复习,掌握考试技巧,不需要参加考试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找有意思的英语视频,一边听英语一边了解外国历史文化时事,另外还有很多博客(Podcast)值得一听。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 | 《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和趣味》第一辑(有删改)
编辑|吴靖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师者 | 金雯:不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如何学好英语?
热门信息
阅读 (2353)
1 张雪峰直言:这三个大学专业“失宠”,就业率低,报考需谨慎阅读 (2068)
2 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25部英文电影,太好看了,你看过几部?阅读 (2009)
3 old man不是“老人”的意思,下次别翻译错了阅读 (1777)
4 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测试(NEPTP)申请指南【文末有福利】阅读 (1151)
5 英语一对一用什么教材?哪个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