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索学习网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立场!浅谈如何培养涉外法律人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中国小康网讯

加强涉外工作法治化建设,建立涉外工作法制体系,加强国际法研究和适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是我国涉外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将更具现实意义。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郭玲

七年前涉外教务处,当黄静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第一届优秀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涉外班)的学生,坐在观众席上看对着台上的外交部高年级学生说:“外交官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她可能没想到,几年后,她也会走进外交部大楼。并成为外交部外交官团队的成员。

涉外教务处_林科大涉外学院教务网_重师涉外教务学生登录

每个涉外班都会在大三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出国1-3个月,深入体验国外法律文化。图为2017年美国留学生班。

五年前,当杨福全怀着多学一门语言的心态走进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的“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班)在东南亚学习法律的道路上。现为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法务官,未来将在泰国法律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依托涉外班和“一带一路”班,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符合需求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道路。的时代。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军说:“我们希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立场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涉外法律领域发挥作用。”法律。

全球视野,中国立场

周二上午,在西南政法大学4305教室,国际法学院尹伟副教授正在为2018级留学生开设选修课《外商投资法》。教学形式为全英文。“我希望每个人都想一想,如果你是你所在国家的立法者,你会如何设计法律规范?” 在尹薇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给出了答案。

李旭东和于晓峰是课堂上一直很活跃的学生,也是尹薇非常熟悉的学生。30人的小班设置涉外教务处,相比普通课程的大班,外国班的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收获。用心,在课堂上会有更多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第三年,李旭东和于晓峰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李旭东希望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涉外律师,于晓峰希望成为国际组织的一员。与以前的兄弟姐妹相比,他们的目标更加清晰,实现的道路也更加清晰。这也得益于毕业生在微信群“涉外大家庭”中无私地分享了大量的学术和专业信息。

2013年,为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西南政法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三名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启动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创新试点,开设涉外班。8年来,涉外班逐渐摸索出一系列培养学生的方法。与招生之初相比,现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

通常,涉外班会在新生军训期间为全校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西南政法大学特别热闹的时候。军训第一年,黄静通过报考入选第一届涉外班。“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世界,但也要让世界以一种可以相互交流的方式来了解我们。” 作为外交官,这是黄静最大的感受。而这个观念在我心中萌芽生根,就是从学习涉外课开始的。

了解世界的第一步是英语,涉外课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刚性要求。申请涉外班的门槛之一是高考成绩英语不低于128分(以国考为例);在两轮笔试和面试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外语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涉外班的培养计划已纳入法律英语、涉外法律专题等课程。WTO系列课程全英文授课涉外教务处,效果良好。在外教专题班,每个年级的实验班可以体验2个学期以上的美国合同法、侵权法等专题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涉外学生。在学生的培养上,除了专职导师外,还会有学术导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尹薇担任学术导师,带领2019级和2020级学生。除《外商投资法》外,还教授《涉外法律实务》、《涉外法律实务》等课程。

“考虑到涉外班的培养模式和特点,我们在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颠覆性改革,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涉外课就是平时成绩占60%,期末只占40%。”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建文介绍,在教学中,学校引导学生调整重点,使学习更加实用。在学生出国留学、引进语言教师、免收研究生名额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向和支持。

“双语双法”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

重师涉外教务学生登录_林科大涉外学院教务网_涉外教务处

2019年5月8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在学院6055会议室召开了“一带一路”实验班泰国班返校欢迎大会暨学习总结大会。党委副书记浦,教务处汪泽银、夏定民老师,杨璐,“一带一路”泰国班23名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一带一路”班23名完成学业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和留学生活,讨论总结,并据此制定培养计划。相应调整,更好地提高“一带一路”班的培养水平。会见中,张晓军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深切期望,并指出“一带一路”班的设立旨在取得以下成果: 1.学会使用泰语进行基础交流;3、努力学习中国法律知识,增强专业能力。

关注“国法”是张晓军非常重视的一点,也是他认为今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一带一路”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3年)中,他表达了重视国家法律的初衷:确保“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发展,与专业的涉外法律密不可分涉外教务处,但我国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存在“重英语轻非通用语”“重国际法轻国内法”的误区需很长时间。

也正是为此,西南政法大学于2016年开设了“一带一路”班,以培养扎实的国际法理论基础,能够掌握多于一门东盟语言和英语 ,精通中国法律、东盟国家法律、“双语双法”从事国际谈判和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

我该怎么做呢?西南政法大学依托中国—东盟法学研究中心师资和平台、外国语学院教师、学校特聘教授、海外合作办学教师,共建高...优质的东盟法律和语言教学团队。截至目前,学校已与东盟国家12所高校签订协议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与11家实践单位签署了具体合作备忘录,并就具体交流互访达成一致。

2018年8月19日,2016级“一带一路”班23名学生在泰国清迈大学法学院开始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杨福全觉得,在泰国清迈大学学习的10个月,是他大学生涯中难忘的一段时光。除了泰语进步很大口语,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和泰国同学一起生活、外出,感受泰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礼仪、日常生活习惯等。如果不亲身体验生活,很难对当地有这样的了解。”

国家法律人才课程体系强调“思想政治、法律、国情、语言”四位一体。“思政课对我国法律人才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极为关键。在项目课建设中,首先要把思政课纳入国家法学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指导原则也是贯穿全国法律课程体系的重要教学内容。张小军对此表示赞同。他还认为,关注学生的

如今,“一带一路”班已经举办了5届,涵盖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四个方向。计划2020年至2023年再开设4家,培养国家法律人才120人。

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持

于晓峰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最近参与了一起国际仲裁案件,这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关注国际组织和国际仲裁规则的重要性。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立场!浅谈如何培养涉外法律人才,西南政法大学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导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自主授课;互动教学;三是课余时间,积极举办一系列实践讲座和涉外实验班系列讲座,充分发挥实践导师的特长。各涉外班将在大三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出国1-3个月,深入体验国外法律文化,初步探索比较法研究,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 为未来学习的能力。

竞赛训练也是实验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在国内各种辩论赛和国际校际比赛中,总能看到涉外班和“一带一路”班的学生。作为涉外班第一批学生,黄静和她的同学顾泽平、王建兵、陈晨、吴启智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第四届WTO模拟法庭辩论赛并获得冠军。竞争的考验是作为国家代理人如何对自己提出合理的要求。两个月来,黄静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国家特工,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案例、法律和意见,以捍卫她所代表的国家的利益。“当时,

纵观涉外班的荣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团成员,2016级胡晓轩获得荣誉奖和最佳代表团奖;2017级万子怡获得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和亚洲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写作奖。

王泽银,国际法学院教师,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他有多年在泰国留学的经验。在她看来,相关企业经常向“一带一路”班的学生伸出橄榄枝,“说明社会需求非常大”。

这正是张晓军所想的。他表示,重视国家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但缺乏了解投资目的地国法律的人才,使得海外投资缺乏必要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其次,目前一些国家滥用国内法的“长臂管辖”,对中国发起涉及疫情的闹剧诉讼。迫切需要一大批熟悉本国法律和业务的专业人士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国家利益。三、推动全球“ 抗疫”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国法律,才能实现稳定和长远成功。“一带一路” ,一路国家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交往中较为突出的人才瓶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为契机,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张晓军说。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各国法律,才能实现稳定和长期成功。“‘一带一路’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工程,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交往中较为突出的人才瓶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高等法学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开放战略的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张小军说道。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各国法律,才能实现稳定和长期成功。“‘一带一路’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工程,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交往中较为突出的人才瓶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高等法学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开放战略的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张小军说道。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工程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交往中较为突出的人才瓶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为契机,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张晓军说。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工程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交往中较为突出的人才瓶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为契机,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张晓军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制体系,加强国际法研究和适用,提高涉外工作法制化水平。” 教育部2020年工作重点明确要求“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为我国法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国际法。

“在培养涉外法律人才方面,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做了大量工作。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学可能会更加注重面向欧美的涉外法律人才,而西南政法大学依托重庆的区位优势,将更多聚焦东南亚,在“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这种差异化的竞争与发展将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与实践相结合。张小军说道。

据了解,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南政法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3+1”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还开设了调查科学专业海外利益保护实验班。此后,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开展“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双学位培养计划。通过高考招生,不断丰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内容。

可以预见,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将具有更加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立场!浅谈如何培养涉外法律人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