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索学习网

深度 | 著作40部,累计1300万字,秦迪辉教授深耕此领域,创造了秦氏英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特约撰稿人丨卢洪曼

每年,西电外国语学院新生入校后,秦荻辉教授都会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走上讲台,为年轻学子们讲述学校外语学院立校的艰辛历程专业,传授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英语

▲秦迪辉教授给研究生讲课

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这位八旬老人总会不经意地想起60多年前初到西郡店时17岁时的情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

▲1959年17岁的秦荻辉(西电档案馆藏)

少年曾放弃个人梦想,为共和国买下科技先锋英语。他先后编写了“十一五”国家级优秀教材等优秀教材,为国家培育。一批又一批的英语科技人才,让中国与世界在先进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进步更加紧密!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国家的需要

左还是右

9月27日,初秋的西安有些凉意。北校区的家属楼里,八十多岁的秦迪辉教授,满头银发,身材消瘦。一件闪亮的旧大衣,一条有年代感的绿色军裤,让人很难把这个朴实的老人与“中国科技先驱英语”、“全国科技名将英语”相提并论专家”这些享有盛誉的头衔。

▲秦迪辉教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老人,开创了中国科技英语的诸多先河,谱写了西电科技英语的传奇。

虽已80高龄,但秦迪辉教授的思路依然清晰敏捷,能够准确描述几十年前发生的人和事。在他的书房里,一面墙上的 4 个书架上摆满了与技术相关的书籍英语。

他一生都与技术 英语 有着深厚的联系。

时间快进到1959年,那时候的西甸刚刚从塞外重镇张家口搬到西安,即将开启西甸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甸时代学校。

英语0

▲“西军店”学员排队接受培训(西店档案馆藏资料)

秦迪辉是XD第一个从张家口搬到西安的学生。

他来自江苏无锡。他从小跟随做纺织工人的哥哥​​在上海读书。他的父母都在家乡农村务农。高中毕业时,哈尔滨军工、西军电子、第四医科大学三所全军顶尖高校面向全国招生,西军电子面向上海市徐汇区招生。

得知此事后,当时17岁的秦帝辉主动报考西军殿。一方面,因为家里不富裕,想考军校,减轻弟弟、嫂子的负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很喜欢收音机!

“我真的很喜欢收音机,觉得它很棒。” 秦帝辉教授的思绪被拉回了少年时代。

高中时,他和同学组成了“业余无线电团”。几个同学还根据《无线电》杂志上的电路图,尝试做了一个便携式扩音器,给体育老师上课用。他还买了一台50美分的“矿产收音机”美国大学英语写作,每天晚上睡觉时只要在窗外挂上一根天线就可以收听。

因此,当他顺利考入西军电讯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时,他的理想是“将来做一名意气风发的技术军官”。

英语1

英语2

▲秦荻辉1959年的录取通知书(西电档案馆藏)

然而,时代和国家对他另有呼唤。

1960年,随着西部军电大学的发展,该校招收学生4000余人,各类教师严重短缺。因此,学校选拔二年级以上的优等生,让他们在教研室学习,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那时,18岁的秦迪辉被调出到“无线电发射班”当见习老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与苏联的关系极为密切,我国主要以俄语为第一外语。19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我国开始使用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英语3

▲俄文教材(左)、俄文教材(右)(西电档案馆藏)

中苏关系破裂后,当时中央军委要求(哈萨克斯坦)军工和(西方)军用电子立即从教俄语转为英语教学,而西方军用电子没有这样当时有很多 英语 老师。

英语4

▲秦迪辉的毕业证(西电档案馆藏)

因为秦迪辉高中学的外语是英语,英语老师说他英语学得很好。因此,1961年7月,学校领导决定调派他到当时的训练部外语教研室任英语教师。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个时候,我是不愿意的。” 秦迪辉教授回忆说,他的兴趣是广播,不喜欢文科。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是,领导对他说:现在苏联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国家要重点培养英语的人才,“你们要学习雷锋通志愿做小的精神拧紧。”

一边是个人的利益和理想深度 | 著作40部,累计1300万字,秦迪辉教授深耕此领域,创造了秦氏英语,一边是国家的迫切需要,向左还是向右?秦帝辉心中充满了矛盾。不过,他并没有考虑太久。“军人必服从命令”的使命感让他当机立断:立即前往外语教研室汇报。

英语5

▲秦迪辉给学生们上英语课(西电档案馆藏)

学校原本说他可以借调5年,后来由于国家和学校的需要,他在外语教研室干了46年,直到退休。

自习英语到深夜

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从学习无线电专业到英语教学,跨度和难度可想而知。他是 英语 高中水平。

“我上学的时候,西军电子学校的同学很少英语,老师基本都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上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生词,然后语文没怎么讲,就让自己看,学习资料也是学校自己编的专业资料(比如变压器,功放,阴极射线管等),我们都是靠猜的来学的关于中学学习的语法知识和大学学习的科技知识。” 秦迪辉教授回忆说,“所以,我的英语老师对我的领导说,我英语学习很好,每次考试都得了100分,但实际上我很‘空虚’。”

英语6

英语7

▲秦迪辉师兄二年级英语课本(西电档案馆收藏)

由于当时英语教师少,教学任务重,不可能全日制学习。因此,只能在职自学。

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每天完成教学工作后,他都会深夜在办公室自学。为此,他还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经常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为了扩大英语词汇量,他在教研室里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阅读他订购的《北京周报》每一期。不厌其烦地反复查字典。

他很少上街。如果他这样做,他必须再去外文书店买英文书。60、70年代,当他的月薪只有50、60元时,他常常用近一半的工资买英文书。

为了提高听力,他买了一套英国出版的“灵儿式”唱片、一台电唱机和一台1959年西安首创的“鞋盒式”五管收音机。听各种我国外国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播出的节目。

英语8

▲秦荻辉教授购买的英国唱片(西电档案馆藏)

为了学习语法知识,他甚至把当时学校图书馆里的所有语法书都借了过来,包括解放前后的,中文的,英文的。他还买了一套美国的“语法手册”(共四本)。

英语9

▲秦迪辉教授购买的美国《语法手册》一套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好书,就把整本书都复印了,因为那时候没有打字机和复印机。他还亲自将一些好的资料刻成模版油印供学生阅读。

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他日后编写科技类教材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英语教学方法(如功能图法、公式法、启发式法等)和理工科学生容易上手的教学方法掌握。内容和教材深受全院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讯工程学院教学手册(西电档案馆藏)

因为他独创的英语理工科教学方法符合理工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非常实用。因此,在90年代,西电的博士生们都教过秦荻辉英语,被亲切地称为“秦石英语”。

秦迪辉还先后被授予“电子部先进教育工作者”、“电子部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电子部优秀教师”等称号。学校首届“特级教学名师”、“师德师风”“标兵”等荣誉称号。

▲秦荻辉教授部分荣誉证书(西电档案馆藏)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科技英语教材

探索,创造技术 英语 专业

高校教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校教材建设是人才建设的基础,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60年代,西军电时期,全国没有统一的英语教材,各校各行其是。

1973年,西电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为满足“工农兵学生”的学习需要,1975年,秦荻辉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方法总结和研究成果,编写了自己的第一本教材《英语教程》 . 我国第一本科技英语教材!

▲秦荻辉教授手写教案(西电档案馆藏)

80年代中期,我国科技人员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为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尽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华大学、北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继设立上科技 英语 专业。

西电,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在波澜壮阔的建国史中始终为我党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共和国的发展。培养通信人才是我军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1985年,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需要,西电决定开办“科学技术英语专业”,秦荻辉被任命为外语系主任。

接过这个时代的重托,秦迪辉立志打造具有西电特色的科技英语专业: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要区别于外语学院美国大学英语写作,体现西电特色西店。

在“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他连读外语大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出国了。他必须从头开始解决所有问题。

经过几番考虑和讨论,最终确定主要的理科课程按照学校无线电专业1系的部分课程设置,难度和内容略有弱化;而理工英语课程则主要根据秦迪辉教授的研究领域设置,主要包括:理工英语语法、Tech英语写作、Tech英语阅读等等。

教学计划也是根据西电的情况制定的:既要保证普通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又要有电子学科的特点。

▲听力课使用的录音(西电档案馆藏)

》科技英语的特点是:展示科技英语的语法和写作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科技人员喜欢的句型。我校科技语法英语 科技英语写作两门课程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科技英语专业当时清华、交大等大学还没有这些特色课程。” 秦帝辉教授说道。

潜心学习编写教材40部

入选“全国优秀教材”

美国大学英语写作_中式英语之鉴与英英语写作基础_大学语文教材 文选+写作

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0年风雨兼程,40年笔耕不辍,秦荻辉教授将4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倾注成专着和教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编写了西电独具特色的科技英语教材:《科技英语语法》、《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阅读》,使西电科技英语专业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科技英语专业。

其中,《科学技术英语语法》一书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全国优秀教材,推荐全国高校使用国家。(当时西电有三本“十一五”教材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另外两本分别是范长信教授的《通信原理》和梁长红教授的《计算微波》)。

此外,《科技英语语法》和《科技英语写作》两本教材也是国内同类教材中的佼佼者。

▲《技术英语》光盘(西电档案馆藏资料)

迄今为止,他编着的教材总数已达40部,总字数超过1300万字。其中科技相关37个英语,日语相关1个,还有《实用英汉技术词典》。

这本《实用英汉技术词典》是他编写的教材中时间跨度最长的,长达10年之久。

本世纪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段保炎院士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些知名教授深感科技人员没有实用的词典,尤其是一些词的特殊用法。具体用法和例句。

因此,经过校方研究,决定让秦迪辉主持编纂辞典。该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50万元。

秦迪辉带领弟子李长安、曹志宏、王延平、童文宁、马奇、周正录、任丽华、孙玲玲、米晓华等西电科技英语团队骨干成员美国大学英语写作,历经10年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词典的编纂。

▲秦迪辉教授与学生合影

我国著名英语专家秦修白教授对该词典给予了高度评价,该词典还被国家出版总署评为优秀。

编教材,抄笔记万千

咸菜包子是年夜饭

每一件伟大杰作的背后,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自律与努力。

为了编写教材,秦迪辉教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了几十年。

他阅读了很多英语科技书籍和期刊。几十年来,无论再忙,他都坚持每天至少阅读20页科技英语相关书籍,不断研究、归纳、归纳重要知识点。

他把废纸剪成纸条,看到书刊上的好例句,就抄在纸条上,供以后编教材用。多年来,他一个人抄了上千张笔记。

▲秦迪辉教授笔记节选(西电档案馆藏)

一个春节,他把爱人和孩子送到孩子的外婆家,一个人在家埋头写课本。咸菜和馒头是他的年夜饭。

1987年至1988年,秦迪辉教授编写了4部科技英语教程及配套参考书。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他需要先写草稿,然后手写在出版社的方格稿纸上。

由于工作量大,连年超负荷工作,秦帝辉在抄完这套书后病倒了,住院一个月才出院。

40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技教学英语、教材编写和相关研究中,以至于无暇顾及家庭事务,这让他总觉得自己很关心家人。我欠的太多了。

科技英语教材广受好评

清华大学专家请求翻译协助

天道酬勤,秦荻辉教授倾注毕生心血编写的每一本教材都获得了众多教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好评,并在全国打响了西电科技英语的金字招牌国家。

▲秦荻辉教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西电档案馆藏)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清华大学宁永成教授有两部专着要出国出版,都需要翻译成英文。他看了秦迪辉教授的教材,觉得学术水平很高,就特地请秦教授帮他翻译专着。

他在信中说:“看了你的科技英语写作书,收获颇丰。有一段时间,一直关注这方面的书籍,也买了一些。在相比之下,你的书内容简明扼要,对提高科学英语写作水平的作用最大。”

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李德才教授说:“读了你的书,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技术英语。我希望我的研究生能读读你的书。”

一个叫杨庆玲的同学打来电话说:秦教授,我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三的学生。进入大三,接触外文资料和外文论文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我就去找了相关的科技教材英语。翻遍了大部分图书馆,发现能真正贴近科学技术这个词的很少,基本延续了之前英语教材的风格。

最近,阅读了您用心编写的《科技高级教程英语写作(第二版)》,受益匪浅。在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中国需要这样的书籍,让中国了解他国的知识成果,与他国分享中国的科研成果。我觉得秦教授在中国科研和国外科研之间打开了越来越宽的大门。非常感谢秦教授。

西电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长安。1994年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科学技术英语专业。秦荻辉教授不仅是他本科期间的科技英语老师,也是他硕士期间的导师。

谈及恩师秦教授及其编写的教材,李长安副院长称赞:秦荻辉教授的专着、词典、教材开创了一个特殊的科技方向英语和具有电子信息优势的复合型我们学校的纪律。该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校科技英语教学团队提供了教学和科研素材。西电电信省级在线一流课程《科技英语翻译》、一流课程《科学与技术英语写作》等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果。奠定了基础。

同时,秦教授教学科研严谨,追求学术素养,强调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始终关心、帮助学生成长,对学生要求高。在品质上,他淡泊名利,过着简朴的生活。

“秦教授的品质一直在指引和激励着我,也一直在指引和激励着他所指导的每一位学生,代代相传!” 李长安感慨的说道。

“博学多才,孜孜不倦,用这8个字来形容秦教授一点也不为过。” 西电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志红。1989年考入西电科技英语专业,秦荻辉教授是她本科时的系主任和科技英语老师,也是她的硕士生导师。

”秦老师年近80岁,依然孜孜不倦,育人孜孜不倦。只要学生有问题,他都会在百忙之中认真查找资料,第一时间解答。陶丽确实什么都不说,下一步就是他自己了。秦老师用他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曹志宏说,“很难再找到第二位像他这样孜孜不倦、严谨严谨的老师了。就像我们身边的他一样,我越来越敬佩秦老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

"秦教授的教材集其多年研究成果于一身,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科学英语写作的文体特点和句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理工科学生和科研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价值。”

”这些年,一些理工科研究生和校内外科技人员要向国外期刊投稿,就会找我们科技英语团队编辑。他们也找过出学术论文编辑机构,但对比后发现,他们还是我们团队的老师,打磨后的论文语言更专业、更地道。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秦老师的肩膀上”

曹志宏表示,未来,西电科技英语团队将再接再厉,探索“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科技方向英语,同时为校内外提供一条新的路径。科研人员、专家提供优质语言服务,助力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

西电科技英语全国排名第一

培养一批科技英语人才

西电科技英语专业创办于1985年,后教育部对专业进行调整美国大学英语写作,根据科学技术英语专业统称“英语专业”达到要求,目前隶属于外国语学院。

▲“技术英语”教研组(前排左二秦迪辉教授)

30多年来,火炬代代相传,弦歌不断。在秦迪辉教授的带领下,在西电英语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西电英语在36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充分体现了科技英语的特色。在科技英语方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电子信息技术背景的科技英语专业人才。

他们分布在我国的教育、科研、医疗等诸多领域。

知名校友有:教育部人事司司长何广才;李永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刚,西电外国语大学教授、执行院长、教学名师;副主任张玉祥,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教育部英语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杨艳宁等。

特色鲜明的西电科技英语也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西电科技英语学科获得多项国家、省、市重要荣誉:

2007年,《科技英语语法》、《科技英语写作》被列入“十一五”教材;

2008年,科技英语获“陕西精品课程”;

2014年,科技英语教学团队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

2014年,科技英语课程荣获“陕西省优秀资源共享课程”;

2019年科技英语语法课程荣获“陕西省精品在线公开课”;

2020年科技英语语法课程荣获“国家一流在线课程”;

2020年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获得“陕西省在线精品课程”称号;

2021年,西电英语专业获批“国家一级专业建设点”。

▲《科学技术英语语法》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作为西电外语和英语专业的创始人,秦荻辉教授培养指导了马刚教授、曹志红副教授、李长安副教授、王艳平副教授、佟副教授等留校生文宁、周征路副教授等英语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由秦迪辉教授创建的科学技术英语课程组(科学技术英语语法、科学技术英语翻译、科学技术英语写作)带领弟子们,2018年以来,还陆续推出了中大MOOC平台、中大外语MOOC平台、国家智慧教育高等教育平台等多个全国主流MOOC平台,并获得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其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这进一步提升了西电科技英语课程在全国外语界的影响力,对西电特色成果在全国外语学科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技英语教学中的“西电模式”和“西电特色”也受到全国其他高校的青睐。一些高校模仿西电的模式,采用西电的教材开设了自己的理工英语专业。

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就是带领西电科技英语走向国内一流

为国之志更迭,60年矢志不移。

回首我的一生,说起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80岁的秦迪辉教授顿时有些激动,声音微微颤抖:“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就是带领西电科技英语全国第一弟子。一!同时,我的弟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谈及对青年师生的期望,秦荻辉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希望青年先爱国、学本领,最终报效祖国;其次,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学习。善于提炼和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有所建树。

▲秦迪辉获1991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西电档案馆藏)

▲秦迪辉领取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西电档案馆资料采集)

60年来,他的生活一直与技术英语紧紧相连,想必他也深深地爱上了技术英语。不过,秦迪辉教授坦言:“我不喜欢文科,现在还是不喜欢。但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这就是老一辈的西电学人!他们将家国情怀、为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服务的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深深铭刻在血肉之躯,激起一曲永不褪色的时代赞歌。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旬阳江初夜送客,秋枫叶草飒飒”……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对秋花的独特景象进行了充分的描写绽放于《琵琶行》开篇。

秦荻辉教授和他的科技英语团队,就像秋天盛开的荻花,在共和国科技发展史的长河中灿烂绽放,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秦迪辉教授编写的教材

秦帝辉简介

秦迪辉,1942年9月生于江苏无锡。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系。1985年5月至1999年6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主任;1999年6月起任人文学院院长,现任陕西省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出版专着/教材40部,其中《科技英语语法》一书被评为“十一五”国家优秀教材;主持编写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实用英汉技术词典》;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先后荣获“电子部先进教育工作者”、“电子部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标题。

本文为“电子信息学科先锋档案西电经典教材”栏目特别策划的系列稿件之一

后记

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是建设教育大厦的基石,是学科发展的生命之源。新中国成立后,电子与信息学科在我国开创先河,是我国最早设立通信、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和电子对抗。在此过程中,沉淀了一大批培根铸魂、启智启智的精品教材,为学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D内存平台推出专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深度 | 著作40部,累计1300万字,秦迪辉教授深耕此领域,创造了秦氏英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