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常俊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入选省优秀高校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大连市领军人才、市优秀教师、市优秀专家、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研究。针对英语教育问题,主持开展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其中1项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7项。在《世界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99篇,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专着4部。主持研制出版了《美国国情:美国历史与文化》、《美国国情:美国自然人文地理》、《美国国情:美国社会与文化》 ”和“全面的英语:《美国文学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作品》、《视与听:美国经典电影》等106部教材,主编《英语口语词典》、《朗文词典》 《人生通用句集》分别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并参与编着《英语国民背景知识词典》等3卷。2本教材获国家级规划教材,7本教材获省级规划教材。此外,他还参与完成了教材和翻译。带领团队开展的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
主持建设的英语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主持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建设的两门课程分别获得获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历任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研室主任、副院长、院长,学校科研处处长,大连市副校长外国语大学。学术团体副会长或常务理事。
常君越教授
《国家标准》框架下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
考虑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ZD048)、国家哲学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与社会科学“英语专业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区域和国家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效果研究”(项目编号:17AYY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缺点,提出了对当前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学校课程建设应支持的培养目标,提出新时期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思考时代。希望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外国语学院;英语 专业;培训班
1 简介
“课程设置”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所需要的教学科目及其目标、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进行统筹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潘茂元,1996:349)。我国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与此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密切相关。在我国,外语学院是建立在服务国家对外交流需要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肩负着不同的重要使命。从清代为“洋务运动”服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交流,
那么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外语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来培养国家需要的英语人才呢?,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即将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才能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课设置?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本文拟在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按照国家标准精神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几点思考。
二、我国历史上的外语类院校及其变迁
“外语学院”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常被提及,常指我国从事高等教育的公立专业外语教育机构。
我国的外语学院起源于清代在北京、上海、广州、湖北等地设立的通文馆(张美萍2012:272),但当时的外语学院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外语教育一起。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业外语机构当属京师大唐翻译学校,它是由京师同文馆和后来的京师大唐翻译系发展而来的。1913年至1925年,全国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有湖北公立外国语专科学校、奉天公立外国语专科学校、四川公立外国语专科学校、福建公立外国语专科学校、外交部北京俄语培训中心。然而,这些专门的外语学校大多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大学(李良友等,1988:238-2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北京外国语学院,1956年成立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4年至196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秦皇岛外国语学院、大连日语学院、济南英语学院、杭州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武汉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傅科1984:120-122;李良友等,1988:411)。改革开放以来,当年创办的外国语学院,有的发展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部分合并调整不再单独存在。此外,2010年,浙江教育学院升格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今天的“外语学院”已不再是单纯的外语教学的外语学院,而是具有外语特色和外语优势的多学科外语大学。各学校的英语专业大多是各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教学实力、科研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为促进国家和地方对外交流和英语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外语类高校的英语专业
课程
3.1 清代与国民党统治时期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为培养翻译人员,掌握外语,熟悉各国国情,为国家外事外交服务,清政府开设了经世通文馆。早期,同文堂只开设外语和汉语两个科目。后来,学生从学习单一外语扩展到其他学科。1876 年出版的课程如下:
按照目前的标准,经师同文馆所开设的课程和讲座很难称得上是系统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有正有负。李良友等(1988:1930)认为,虽然出类拔萃的人物不多,但却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外语教师和翻译人才。现在看来,在连续八年的外语学习中,多学科的知识传授应该是维持学生长期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帮助学生毕业后“译外文、懂汉意”,京师大学翻译学院学制五年,课程分为三类:
蔡元培评价说,翻译学院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出来的人才,或在服务社会方面成绩斐然,或进修成才,或在翻译作品方面成绩斐然(李良友等,1988: 120). 从开设的课程来看,翻译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也十分广泛,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同时也非常重视外语教学。相关知识。这对当今外语类高校的课程设置具有参考价值。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确定“专科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公布的《外语类专业学校条例》规定学制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一年以上;教授的语言包括英语;课程规定学习10门科目,英语专业(学科)科目包括:1)英语;2)中文;3)语言学;4) 历史;5)地理;6)教育;7) 一般法;8) 经济学;9) 国际法;10)世界语(李良友等,1988:238-239)。1922年新大学制颁布后,许多专门学校改组为多学科大学。再加上随后的社会动荡,外语专业学校的教学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从规定课程来看,教学内容丰富,学科交叉性明显,高等教育特色更加突出,值得当今外语院校英语借鉴。
3.2 新中国成立后外语类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建国30年来,我国外语类院校经常调整变化观点||常俊越:《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缺乏稳定的课程设置,其教学效果难以定论。50年代,我们学苏联实行分班教学,把一门外语实践课分成多门课,各干各的,综合训练容易被忽视。且知识面不能得到有效拓宽,毕业后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傅科,1984:131-132)。傅科老师当年对俄语专业教学的认识,对当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启示意义。
197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教学计划(实施草案)》等文件。英语翻译、教师、其他英语工作者"。必修课程如下:
李良友等。(1988: 434-435) 认为该计划“可以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听、说、读、写、翻译英语实践能力和更系统的英语知识”,但是,也有还有“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学针对性差”,“导致很多毕业生知识面窄,工作适应性差”,标准模式单一,“基本上是中级英语人才” 、“选修课比例过小”、“统一的学制和课时制”、“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人爱好和才能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外国语院校在不断加强语言教学的同时,增设了大量的课程以满足国家的需要(李良友等,1988:435-436)。例如,从1980年和1981年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增设了英国文学史、20世纪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应用语言学、世界史、英语国家地理、美国社会与文化、科技与美国文化、英美文化、欧洲文化、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西方艺术、中国文化等,英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系自1980年以来开设有近40门课程。外国语学院在保证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增设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主动灵活的学习能力,增加倾向性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毕业后学习。工作适应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部不再专门为外语类院校制定教学大纲,也不再开设专门课程。各外国语学院均按照国家统一大纲规定的课程设置。198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 199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试行)(简称《高年级教学大纲》)作了如下规定:
阶段必修课名称 每周课时 开课时间
英语0
此外,写作组(1989:15)和工作组(1990:8)还建议在基础阶段开设视听、英美概况、欧美文化等课程, 英语 语言学概况,英美文学史应该在高级阶段讲授。选读、外国报刊选读、英美历史与概况、报刊选读、欧洲文化概论、词汇学、文体学、语音学、语法等课程。王清友(1991:43)认为,《阶段性基本纲要》的优点在于提出了统一的原则,指出了统一的方向大学英语专业课程,对英语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徐连赞(1991:33)认为,《高年级教学大纲》以我行我素、无章可循的方式宣告了英语高级专业教学的终结,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英语专业的发展。高校教学。从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来看,这两个教学大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对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杨大富(1995:27)认为,开设的必修课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专业知识课程开发不够。英语专业课程是英语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当前问题的本质是英语专业课程生态失衡(董满霞2015:60)。
21世纪第一个指导外语类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文件是《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如《2000年版大纲》)于2000年颁布。“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以“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2000年纲要》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有三类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英语Group 2000: 24),并作出如下规定:
英语1
教学大纲一经公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即获得积极反馈,将对新时代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起到重大规范和指导作用(朱长河2002:33),但也存在以下担忧:确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不足(蓝仁哲2008:148;蒋洪新2014:459;钟伟和2015:116);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的严格规定,回旋余地太小(刘毅,2000:14);对文学、语言学和地域研究的教学重视不够(胡文中,2008);技能课程比重过高,课程设置不够开放(张志峰,2010:91);对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刘春燕,2012:12);基础语言技能课程过多,专业知识课程过少,专业知识课程缺乏支撑,所教授的知识不够系统,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分离,课程建设理念有待更新(常君悦 2013: 1314).
和军队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项工作。” 本文件还指定了两种类型的核心课程:
英语2
语言学概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新闻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写作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此类课程的课时不应少于专业教育课程总课时的35%。
与2000年纲要相比,本文件有以下变化:
一是减少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比重,增加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比重。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占专业教育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从65%增加到40%,而专业知识课程从15%增加到35%。这意味着为专业知识的教学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提高专业素养。
二是删除部分专业知识课程,增加新的专业知识课程。在删除英美文学课程的同时,明确了英美文学选读和美文选读两门课程,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理解英美文学,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英美文学的能力与美国文学,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删除“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英语教学方法”课程包含在英语 专业知识课程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尤其是有教学兴趣的学生学以致用,丰富专业知识课程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和从事翻译实践的能力;增加报刊阅读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事问题的关注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时事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是删除了开设25%课程学分课程的具体说明。这有助于增加机构开设课程的自由度,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和其他课程创造空间。
但是,本文档指定的类仍然存在问题:
首先,课程在支持培训目标的能力方面存在缺陷。文件规定的英语专业课程不包括母语课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和研究课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岗位。
二是技能知识课程分类存在缺陷。该文档仅提供这两种英语 类型的专业化课程。是否允许开设以 英语 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提高 英语 专业技能的课程?如果有,这些课程是如何分类的?课程比例如何计算?
三是孤立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缺陷。虽然这份文件已经考虑到入学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和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的缩减,但仍然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和翻译。作为国家专业建设指导文件规定的课程,这很容易影响英语院系自主开设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读、讨论等语言技能。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编写,课程设置难以突出我校特色。
四是规定的专业知识课程公开讨论。文件规定的“报刊选读”不是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选读。学生获得的知识在当今社会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可能是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什么列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规定“学术论文写作”应该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还是培养专业技能?为什么归类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本课程是否应仅限于 英语 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不再是英语 英国和美国。为什么不关注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学,只关注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此外,《英语教学法》侧重于英语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为什么列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而不是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第五,需要探讨专业技能课程的阶段性规划。规定的课程中有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课程,为什么没有中级英语?在不断上升的英语学生入学水平的背景下,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课程之间的界线在哪里?因此,英语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和系统设置,成为今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国标》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根据《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思想,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高校本科教学英语》(简称《国家标准》)》),旨在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践。
《国家标准》将英语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修相关专业的学生” . 英语有知识并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钟伟和、潘明伟2015:11)。
《国标》还明确了高校英语专业的总体框架,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 此外,还规定了以下重点课程:
英语3
首先,本文档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分类的问题。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确定,有效避免了将英语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难度带来的问题。二是英语专业的文学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得到保障。第三,本文件将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纳入了英语专业的整体框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高等教育由“大众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让本科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朱朝伟2014:64)。第四,本文件区分了学校的公共课和院系的课程,为学校开办特色公共课开辟了空间。五是规定专业选修课和特色板块,为学校开展课程特色开辟空间。该文件区分了学校的公共课程和部门的课程,为学校开办特色公共课程开辟了空间。五是规定专业选修课和特色板块,为学校开展课程特色开辟空间。该文件区分了学校的公共课程和部门的课程,为学校开办特色公共课程开辟了空间。五是规定专业选修课和特色板块,为学校开展课程特色开辟空间。
5.《国家标准》框架下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
考虑课程
为便于分类指导,增加专业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规划外语学院、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综合类院校英语专业设计和培养方案,提出以国家标准为依托、突出特色、增强可操作性、贯彻落实国家标准新理念的指导原则(蒋洪新等,2015)。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在充分吸取我国各时期外语类高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外语类院校英语有必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外语类院校。目标、核心课程、迎新课程等方面的特点:
首先,在国标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需要进一步强调“善于跨文化交际”、“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相关国家国情知识”、“开阔国际视野”、“能够有效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有利于引导外国语院校开设突出特色的课程这类学院的特点。
二、在《国标》公共课基础上,建议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增设外交概论、国际关系概论、外交与外事法概论、国际关系概论法学、国际金融概论根据外语院校的特点开设。、国际商务概论、国际贸易概论、中西政治制度概论、东西方哲学概论等。
三、外语类院校英语有必要在“国标”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训练水平,但还需要提供多种选择,以增加外语学院英语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例如,结合沟通英语、英语音频-音频、语法和写作、英语阅读、写作、英语演讲和辩论等技能的课程,还应允许开设以民族地域、文学、语言学、文化内容为主的课程,着重培养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外语类院校英语也可以在国家标准提出的三个方向的基础上,设置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方向,因为外语类院校有发展国家的能力。和区域研究。更多研究资源。此外,外语学院提供翻译和英语教育的条件也很好。建议外语类院校更好地开展专业方向和专业方向课程,以突出各自院校的特色。
第五,在《国标》实习环节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外语院校也拥有了更多的实习资源。例如,可以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组织课外英语发音练习、课外英语听说练习、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课外口笔译练习等;可组织专业研究活动,开展英语竞赛、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创新项目;组织国际交流,可以出国(境)进行交流学习,参加涉外活动,参加国际会议等,对外语学院有帮助英语
6.结语
外国语学院数量虽不多,但在满足国家需求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其课程设置对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本文在回顾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外语类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设置的优势、劣势和影响大学英语专业课程,并提出了对外语类院校的启示。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课程设置。本文结合国家标准的指导精神,探讨了外语类高校课程建设应支持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希望对外国语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有所启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观点||常俊越:《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热门信息
阅读 (2353)
1 张雪峰直言:这三个大学专业“失宠”,就业率低,报考需谨慎阅读 (2068)
2 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25部英文电影,太好看了,你看过几部?阅读 (2009)
3 old man不是“老人”的意思,下次别翻译错了阅读 (1777)
4 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测试(NEPTP)申请指南【文末有福利】阅读 (1151)
5 英语一对一用什么教材?哪个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