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这几天,可把我馋坏了。
别人都是看比赛、聊吉祥物,肾上腺素狂飙,只有我对着冬奥会的菜单和各国运动员的美食vlog狂吞口水。
中餐里的荔枝鸡片、番茄牛腩、四喜丸子已经使人目不暇接了,世界餐台上的白灼大虾、香煎三文鱼、法式炖杂菜尤使人垂涎三尺。
英国运动员马特·韦斯特爱上了北京烤鸭,荷兰选手尤塔·莱尔丹被麻辣烫征服,美国运动员朱莉娅·马里诺表示自己吃了200个饺子,就连日常“平平无奇”的豆沙包,也在马耳他小姐姐珍妮斯·斯皮泰里的按头安利下印证了那句老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我说北京冬奥会美食第一、比赛第二,估计没人反对吧?
这不,谷爱凌等成绩的间隙,也得掏出韭菜盒子吃两口。
天才少女秒变干饭人,推特上议论纷纷,这是啥中华美食啊,在线等,挺急的。
NBC Olympics在官方推特上将其称之为“小吃”:
Just Gu Ailing casually pulling a snack out of a grocery bag in the middle of competing at the Winter Olympics.在冬奥比赛间隙,谷爱凌从食品袋里掏出一份小吃。
美联社解释得更加详细一些:
China's burgeoning freestyle superstar munched on a fried dumpling filled with chives and vermicelli noodles while she awaited her score in slopestyle qualifying.冉冉升起的中国自由式滑雪巨星在等待坡面障碍资格赛成绩时,咀嚼着一个装满韭菜和粉丝的煎饺子。
好像没毛病,但总归差了点内味。韭菜盒子用英语到底该怎么说,就连谷爱凌本尊也得打个问号。
说到这,大伙儿可就不困了,不就是一个韭菜盒子吗,让我来。
有人逐字翻译,“nine vegetable box son”,每一个字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人献出散装英语,“Chinese Chives box”学英语梗 这届Chinese年轻人的English水平也太water了吧…,一盒韭菜,没毛病。
有人脑洞大开,既然都是韭菜,那不如叫“Investor Taco”,投资者塔克,墨西哥卷饼配绿油油的股民,韭菜味儿是挺冲的。
那么,韭菜盒子到底该怎么翻译?
北京旅游网给出了一个正式英文名“Fried Chinese Leek Dumplings”,但大家还是认为,韭菜盒子最地道的翻译,就应该是“Jiucai HeZi”。
等等,要是说起散装英语,我可就不谦虚了。
01:互联网散装英语大赏
散装英语的源头目前已经不可考,但散装英语的尽头,一定是中文互联网。
就拿中英翻译来说,有的讲究一个信雅达:
“士可杀不可辱”,“You can kill me but you can't f*ck me”;
“三思而后行”,“one two three学英语梗,go”;
“四世同堂”,好说,“family4.0”。
有的考虑到了外国人的发音,“四大发明”你就读“star farming”;
“好厉害”可以直译为“holy high”;
鱼香肉丝怎么翻?当然是“you share rose”。
有的拿捏住了人物精髓,翻出了画面感,“容嬷嬷”,言简意赅就是“Let me touch touch”,“天线宝宝”,毫无疑问,“WiFi baby”。
有的翻译连声音都有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you didadida me,i hualahuala you”。
有的紧跟上了网络潮流,大家都听过“God is a girl”,翻译过来其实是“老天不公”,由此引申出“佛跳墙”的翻译,就是“god use VPN”。
还有的翻译实现了中西合璧,妈妈喊你“不要熬夜”学英语梗,“do not oh yeah”,夸你“有备而来”,我看你“you bear lie”,还有“君要臣死,臣Facebook”。
有人非常谦虚,“我太菜了”,“i am so vegetable”。
有人趁机占便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one day is your teacher ,day day is your father”。
不能再说了,否则我的工地英语都不够用了。
一条严肃的分割线。
玩笑归玩笑,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近10年来,全社会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明显的跃升。
根据教育培训机构英孚(EF)发布的英语熟练度指标(EF EPI)报告,2020年全球100个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20万名成人英语水平测试结果显示,中国英语熟练度指标全球排名第38位,位于中等熟练度水平。其中,上海得分542分,与香港并列全国第一。
201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里,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通常在5-6级,日常生活常见的沟通交流几乎没有问题。
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超 2.18 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简单粗暴地说,每7个人里,应该能挑出一个英语水平还过得去的。
当然,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好”,毕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日常用不到,很容易“退化”,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属于哑巴英语,大学生的词汇量也不一定比得过一线城市的中小学生。
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尤其90后、00后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上一代。
全民英语水平的提高,为英语祛了魅,英语不再是特定群体的专属,谁都可以一句话冒几个单词,互联网散装英语才有了玩梗的基础。
2008年,黄教主因为“闹太套”被全网热嘲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后来超哥的“伐木累”、wuli韬韬的“狗带”竟然可以成为网络热词。
近10年来人们对英语态度的转变——从不敢开口到自己造梗——也从侧面反映了另一个现象:
英语上了一个台阶的我们,越发不拿英语当回事儿了。
是英语不重要了吗?
02:从李雷、韩梅梅到冰墩墩、雪容融
简单梳理一下,国人系统地学英语大概分这么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90年代的入门阶段。
1993年秋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中外合编的英语教科书正式上岗。这套教材,影响了整整一代80后,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李雷、韩梅梅,甚至在2017年被拍成了电影,足见其影响力。
那个时候,学英语几乎就是死记硬背,背单词、背语法,谁没有笨拙地用中文汉字标注过英语单词,考过四六级的人记得最熟的单词一定是“abandon”,“how are you”后面忍不住就想接“fine,thank you,and you?”
对校园之外的普通人来说,能知道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就不错了。
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之后的英语培训热。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学英语梗,当年秋季,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英语培训逐渐升温,疯狂英语、新东方等培训机构陆续出现,学英语不仅意味着成绩,也意味着出国、进外企,学好英语,颇有一种“走上人生巅峰”的派头。
第三个阶段则是2008年之后的主动学习热。
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在全国掀起英语热,全民英语学习热情高涨,出租车司机、导游、胡同里的大爷大妈都能秀一句“Welcome to Beijing”。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点亮技能树——拿出国留学来说,2008年全国托福考试的人数达到10万,比2007年同期增加至少80%,到2012年,中国托福考试人次至少达到30万,创世界第一。
第四个阶段就是现在,英语工具化。
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分值从150分下调至100分,近两年“高考是否应该取消英语”也常常被人提起。
再加上如今很多外国人说得一口好普通话,总给人一种学英语似乎没那么重要的感觉。
但其实,学好英语很重要,并且会越来越重要。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发展一定需要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学习新知识,走出去和人谈生意,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大国形象,走出去向人们讲述中国故事,都需要一个好的英语基础。
看一看中国外交天团的神级翻译:
“吃着中国的饭,还砸着中国的锅”——“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
“揣着明白装糊涂”——“play dumb and feign innocence”;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paying them back in their own coin”;
连“呵呵”里的三分不屑五分凉薄都用“shrug off”表达得淋漓尽致……
只有良好的中文和英语基础,才能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实现我们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难理解英语科目的降温——学英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英语梗,英语只是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
而今天,Lilei、Hanmeimei成为时代的眼泪,Bing Dwen Dwen、Shuey Rhon Rhon俘获全球的关注,这样的转变也印证了另一个新的潮流: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0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最近几年,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外国人因为学中文而崩溃的时候。
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要在汉语旁边标注发音。
他们为了学中文,连数学都不放过。
他们好奇为什么就输入了一个拼音,就出来这么字,哪一个才是我想要的?
输入两个拼音,为什么又出来这么多词组,甚至每一个词的意思都不一样?
当我们因为过去将来时态满脸问号的时候,外国人也正被“的地得”折磨得血压上头。
为了方便记忆,他们要把汉字拆成货币单位。
或者干脆用“象形”辅助记忆,哈哈哈哈对不起真的蚌埠住了。
咱以前天天埋头学英语,根本想不到全世界早就掀起了“汉语热”。
汉语是联合国6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早在2010年,联合国就把农历谷雨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每年有600多名各国雇员参加中文培训与学习。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学习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非洲大陆,南非于2014年开始在学校教授普通话,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紧随其后,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欧洲,截至2017年,西班牙学习汉语人数已突破4万,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人数多年来保持欧洲第一;法国有150余所大学、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意大利注册汉语学员逾3万人,40多所大学设置汉语课程和专业;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5.6万人,并在2019年首次将汉语列为高考科目;英国政府希望到2020年有40万名学生学习普通话课程;爱尔兰中学体系也于2020年起全面开设汉语课程。
在中东,沙特与中国达成共识,将把中文列入全沙特小学至大学的教育课程;阿联酋计划从2019年起在100所学校开设中文课,覆盖1-12学级,目的是“与世界接轨”。
邻近国家的汉语热也如火如荼。截至2018年末,日本累计赴华留学人数超过24万人;韩国有超过1000万人在学习汉语及汉字,数量居全球首位;在泰国,汉语已成为泰国第二大外语;在越南,说中文、写汉字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年轻人追起古装剧来,比我们还上头。
国家汉办数据表明,截至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平均每31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学习和使用中文,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特朗普的外孙女会读唐诗、背《三字经》,金融巨头亨罗杰斯的女儿因为中文太好被中国网友熟知,如今已开始教授中文课,甚至就连英国首相喊话,也要用中文。。。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对中国感兴趣,随着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人们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中国。
这个东方大国,正在用实力和真诚破除傲慢与偏见,走向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的光明大道。
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不用再学英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卡索学习网 - 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网站! > 学英语梗 这届Chinese年轻人的English水平也太water了吧…
热门信息
阅读 (2353)
1 张雪峰直言:这三个大学专业“失宠”,就业率低,报考需谨慎阅读 (2068)
2 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25部英文电影,太好看了,你看过几部?阅读 (2009)
3 old man不是“老人”的意思,下次别翻译错了阅读 (1777)
4 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测试(NEPTP)申请指南【文末有福利】阅读 (1151)
5 英语一对一用什么教材?哪个是最好的?